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网>学校要闻>详细内容

四海之内皆兄弟——语言学专家熊文华教授做客《博雅•分享》栏目讲述“兄弟文化”

来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 作者:朱汝群 编审: 发布时间:2009-12-14 浏览次数: 【字体:

现代人常常以“兄弟”相称,生活中这种称兄道弟的现象已被大家广泛接受,2009年12月11日下午,《博雅•分享》校园电视栏目就此话题开讲,邀请到了我院副院长熊文华教授和研究古典文学的岳德虎老师为同学们讲述“兄弟文化”。院长助理李彰汉、党委宣传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领导及公共基础部高职语文教学团队的教师也到场观看了节目。
具有儒雅风范和广博知识的语言学专家熊文华教授在节目上娓娓道来“兄弟文化”渊源,他先给大家介绍了“兄弟”一词的来源,从《诗经》、《孟子》等古籍中引出“兄弟”一词,还以《论语•颜渊》中司马牛的故事来讲解,“兄弟”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血缘关系的兄弟,另一种是虚拟的兄弟关系,并从古至今讲述了“兄弟”关系的发展。
那虚拟的兄弟关系如何结交?熊文华教授谈到了我国古人异姓兄弟结拜的一些传统和仪式,解释了什么是“拜把子”、什么叫“义结金兰”、什么叫“八拜之交”,还以“桃园三结义”、“梁山好汉”等经典的故事来给同学们做详细的介绍。
结拜作为我国古代一种虚拟的血缘关系,是“五伦”之朋友关系的加深和固定,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熊文华教授也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层面分析了兄弟文化的影响,像刘邦项羽的联合抗秦,直到清代天地会的“反清复明”,其中的准血缘关系,进一步增加了新兴组织的势力,并以此获得更多的社会权力和对利益重新调整分配的机会,从而对政治施加影响。历史上著名的“徽商”和“晋商”则是兄弟关系表现在经济方面的最好例证,通过“结拜”使之具备了准血缘的关系,为经济利益的获得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在文化上,以下层人物的发展合作为中心而成功的事例,满足了下层人物的文化需求,特别是《三国演义》面世之后,异姓兄弟结拜故事便风靡社会,引得民间各层人物纷纷效仿,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相标榜,以“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为宗旨,不讲究阶级地位的差别,这就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评价和价值标准,并有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与辅助形式,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结拜文化”。
结拜对社会的影响这么大,结拜又和后世的帮派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熊文华教授介绍道,兄弟结拜作为一种传统上的文化意识和后世的帮派在结拜目的、组织形式、领导机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并给大家介绍了我国各朝各代的帮会以及当中的许多感人故事,重点介绍了清朝以来众多的帮会,如天地会、保家会等,以及近代我国上海的青帮、红帮会、小刀会等的发展变迁,特别提到了蒋介石的政治仕途与上海青帮的关系。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血缘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有下降趋势,不断让位于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特别是现代社会,更多的是经济利益的体现。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四海之内皆兄弟”呢?熊文华教授也有着精辟的见解,他从陌生人之间的边缘称呼,朋友之间的泛称,一面之缘的情感暗示三方面进行解析,当今社会兄弟关系的扩大实际上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结果,当以血缘或准血缘为基础的兄弟关系不能满足个人发展的现实需要时,以地缘、业缘等的关系就会更加突出,兄弟关系的扩大与泛化也就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了。
节目最后,熊文华教授还解答了现场同学对“兄弟文化”的一些疑问,并以一句“四海之内皆兄弟”赠与《博雅•分享》栏目,同时也拉近了与现场观众之间的距离,在浓浓的“兄弟”之情中,本期节目圆满结束。(文/院记者团 吴玲
图/院记者团 王启丰 姚良昌 廖思东)

第三期《博雅•分享》栏目讲述“兄弟文化”

熊文华教授做客《博雅·分享》

熊文华教授将一句“四海之内皆兄弟”赠与《博雅·分享》栏目

工作人员与嘉宾合影留念


相关信息